首页 > 生活知识 > 端午节:粽子的由来与象征意义

端午节:粽子的由来与象征意义

来源:查看原文

端午节起源于中国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。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呢?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支撑着这个习俗。

相传,古代诗人屈原为了拯救国家的危亡,投江自尽。为了不让鱼虾噎住屈原的身体,人们纷纷下江扔米,以免鱼虾吃掉他的遗体。于是,厥后的人就纷纷将糯米裹在竹叶里,煮熟食用,以纪念屈原的牺牲。

粽子的象征意义异常厚实。首先,粽子的形状扁长,象征着包容,寓意着家庭的友善与协调;其次,在端午节自然情形最美的时期,吃粽子也代表着对生命的尊重,对自然的感恩;此外,由于屈原死后,鱼虾不再吃屈原的身体,人们吃粽子也象征着远离邪恶,希望家人平安康健。

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已经撒播了几千年,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。现在,粽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,除了传统的糯米粽子,尚有豆沙粽、蛋黄肉粽等种种口胃的粽子。无论是传统口胃仍是新创口胃,吃粽子的习俗都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怪异风貌。以是,在每年的端午节,人们都市品尝鲜味的粽子,体验传统的民俗文化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