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文化 > 小麦赤霉病(小麦赤霉病,该如何防治?)

小麦赤霉病(小麦赤霉病,该如何防治?)

来源:鹏心生活网

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,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损失。一旦发生,防治起来比较困难,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加强防治,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。

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症状是小麦籽粒上出现了暗褐色或蓝灰色的霉斑,同时还会出现碱咳的臭味。当小麦收获后储存时间过长,还会出现籽粒内部发黑的现象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呢?

预防措施:

  • 合理轮作
  • 轮作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一个很好的方法。它能使田间土壤中的真菌及有害微生物减少,同时增加土壤肥力,有利于谷物的正常生长。

  • 选择耐病品种
  • 要选择抗小麦赤霉病的品种,这样在田间就能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。同时,与其种植同一品种的谷物,应尽量错播在一起,以减少病害传播。

  • 加强田间管理
  • 雨后要及时疏松土壤以增强通气性;注意田间环境卫生,及时铲除死株和杂草;定期对秸秆进行处理,防止霉变孳生病菌。

防治措施:

  • 使用病害防治剂
  • 在田间,我们可以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,选用病害防治剂进行喷雾处理。可以使用三唑酮、环氧菌唑等化学药物防治,也可以使用黄曲霉素、灭小赤壳菌等生物防治剂,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
  • 温度控制
  • 在小麦存储的过程中,要尽量控制温度。小麦储存温度过高,会加速真菌的繁殖,增加赤霉病的发生。要保证小麦储存温度在5℃以下,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。

  • 筛选小麦
  • 在将小麦收获之后,还要进行筛选。出现赤霉病的籽粒要及时去除,以免病害传播危害更多健康谷物。

相关信息